亞伯達龍
體型
高度 (m) | 4 |
---|---|
體長 (m) | 10 |
重量 (kg) | 1,700 |
資料
壽命 | 50 - 66 |
---|---|
恢復力 | 36 |
攻擊力 | 95 |
防禦力 | 40 |
飛鏢槍治療抗性 | 158 |
麻醉劑抗性 | 158 |
抗毒性 | 150 |
環境需求
舒適度臨界線 | 85% | |
---|---|---|
草原 (m2) | 16000 | 63% |
森林 (m2) | 9200 | 37% |
解鎖條件
在科學中心研究,以解除鎖定
孵化
耗時 | 06:00 - 06:40 |
---|---|
費用 | 1,425,000 |
疾病
免疫 | 羊齒植物中毒 |
---|---|
易受感染 | 彎曲桿菌 |
描述
亞伯達龍是一種體型相對較小的暴龍科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並於北美洲出土。和其他暴龍超科恐龍一樣,亞伯達龍也有著巨大的頭部和眾多巨大牙齒,並有一些演化特徵,讓牠們的頭骨能承受自己對獵物施加的力量。亞伯達龍通常會深深咬入獵物體內,然後再將頭往後拉,這時牠們的鋸齒狀牙齒就是非常重要的工具。牙齒上的鋸齒會經由類似裂縫的構造,連往一個名為壺狀體的圓形空洞。這些空洞能將力量分散到牙齒上更大面積的區域,避免牙齒裂開。除了鋸齒狀牙齒之外,亞伯達龍還有強壯的頭骨,上面有著堅固的鼻腔,還有能在撕扯獵物時避免扭動的雙腳。化石證據顯示,亞伯達龍的幼龍在 2 歲前的死亡率很高,不過在那之後牠們便成為棲息地中體型最大的肉食恐龍,不會再被其他動物捕食。亞伯達龍最快一年可增加 112 公斤。牠們和其他暴龍科恐龍一樣,有著龐大的嗅葉和耳道,因次對氣味與聲音非常敏感。
發現
已知最早出土的亞伯達龍化石是一具不完整的頭骨,它是 1884 年 6 月於亞伯達省的紅鹿河,由加拿大地質調查局的人員發現的。1889 年時,又有第二具頭骨出土。不過該團隊當時沒有處理化石的適當工具,因此在修復時傷到了這具頭骨。1892 年時,這兩具頭骨被誤認屬於已知的另一種恐龍“傷龍”。到了 1904 年,專家認為這些樣本與傷龍的差異太大,這才給了這種恐龍一個新的名字,叫作亞伯達龍。1910 年 8 月時,美國古生物學家巴納姆·布朗在附近另一座遺址挖出了大批亞伯達龍的不完整化石。後來古生物學家菲爾·居里透過相片證據再次找到了化石層的位置,因而在 1997 年繼續挖掘工作。恐龍的數量能透過獨特的骨骼部分來估算。如果用這種方式估計,這裡的化石層應該有 12 具亞伯達龍樣本。不過如果我們將一個個體身上會出現多個、但大小不同的骨骼部分分開計算,那這裡可能有多達 26 具樣本。在這裡發現這麼多隻亞伯達龍,可能代表牠們習慣群體行動,也可能是因為旱災或水災而聚在一起。
古生態學
於乾島化石層出土的動物化石絕大多數都是恐龍,並且以鴨嘴龍、角龍和似鳥龍為主。這幾種恐龍皆受到許多肉食恐龍捕食,而亞伯達龍可能就是其中的頂級掠食者。化石證據顯示,亞伯達龍的棲息地是植物生態豐富的亞熱帶環境。
同住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