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達龍
體型
高度 (m) | 3.3 |
---|---|
體長 (m) | 9.5 |
重量 (kg) | 4,000 |
資料
壽命 | 33 - 66 |
---|---|
恢復力 | 130 |
攻擊力 | 94 |
防禦力 | 31 |
飛鏢槍治療抗性 | 158 |
麻醉劑抗性 | 106 |
抗毒性 | 150 |
保全
安全等級 | 5 |
---|---|
威脅 | 水晶遊園車 人类 巡邏隊四輪傳動車 遊園卡車 |
恐龍傳送/召喚 | 否 |
環境需求
舒適度 | 50% , 70% , 90% | |
---|---|---|
開放空間 (m2) | 6500 | 70% |
岩地 (m2) | 1000 | 11% |
沙地 (m2) | 800 | 9% |
水域 (m2) | 1000 | 11% |
獵物 (m2) | 5 |
解鎖條件
通過在下列挖掘場出土化石,以解除鎖定:
挖掘場 | 地點 | 化石 | 需求 (後勤) | 耗時 | 費用 |
---|---|---|---|---|---|
馬蹄峽谷地層 B | 北美洲 ┗ 加拿大 ┗ 亞伯達省 | x4 x3 x3 | 10 | 07:00 | $800,000 |
基因合成
恐龍蛋 | 1 - 3 |
---|---|
需求 (基因) | 10 |
科學家 (最大) | 3 |
耗時 | 02:00 |
費用 | $600,000 |
孵化
需求 (福利) | 10 |
---|---|
科學家 (最大) | 3 |
耗時 | 06:00 |
費用 | $1,200,000 |
遺傳基因組特性機率
基因改造 (最大) | 6 | |
---|---|---|
謙遜 | 50% | 需要關懷 |
習性 | 4% | 溫和 |
侵略性 | 50% | 好鬥 |
夜行性 | 24% | 夜行性 |
攻擊性 | 25% | 強健 |
健康 | 25% | 健康 |
智力 | 50% |
疾病
免疫 | 無 |
---|---|
易受感染 | 無 |
描述
身為惡名昭彰的暴龍近親,亞伯達龍是來自白堊紀末期的肉食獸腳亞目恐龍。一般認為亞伯達龍是當時的頂級掠食者,一排排銳利的牙齒可以輕易捕食較小的植食恐龍,而長約 9.5 公尺、重約 1.7 噸的巨大體型則可以嚇退其他掠食者。
發現
亞伯達龍的命名,源自其位於亞伯達省馬蹄峽谷地層的最早發現地。地質學家約瑟夫·B·蒂勒爾於 1884 年開挖出部分頭骨,他的同僚湯瑪斯·切斯梅爾·韋斯頓也於五年後開挖出另一部分,然而其化石原先被歸類到已存在的暴風龍屬之下。最後於 1905 年,美國古生物學家亨利·費爾費爾德·奧斯本終於將其確立為新的一種恐龍。
古生態學
經過對馬蹄峽谷泛濫平原的近一步探勘,研究人員相信亞伯達龍生活在約七千萬年前,與櫛龍、艾德蒙托龍與傷齒龍等多種其他恐龍共存。
同住偏好
物種行為是從遊戲文件中提取,但不一定確保發生。物種的統治性、領地和遺傳基因組特性等多種因素一併決定了物種之間是否真的會打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