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龍
體型
高度 (m) | 1 |
---|---|
體長 (m) | 6 |
重量 (kg) | 2,800 |
資料
壽命 | 37 - 64 |
---|---|
恢復力 | 36 |
攻擊力 | 52 |
防禦力 | 46 |
飛鏢槍治療抗性 | 76 |
麻醉劑抗性 | 76 |
抗毒性 | 100 |
環境需求
舒適度臨界線 | 60% | |
---|---|---|
草原 (m2) | 3500 | 29% |
森林 (m2) | 8500 | 71% |
偏好的古生植物 | 巴婆果 | |
苔蘚 | ||
木賊 | ||
有害的古生植物 | 針葉樹 | |
樹蕨 | ||
銀杏 |
解鎖條件
在科學中心研究,以解除鎖定
孵化
耗時 | 02:48 - 03:05 |
---|---|
費用 | 285,000 |
疾病
免疫 | 彎曲桿菌 |
---|---|
易受感染 | 隱胞子蟲病 |
描述
包頭龍就和牠名字的意思一樣,擁有“全副武裝的頭部”。牠的獨特之處在於連眼瞼上都覆有麟甲,能抵禦掠食者的攻擊。對甲龍類的恐龍而言,這種保護眼睛的構造特別有用,因為牠們的頭部和地面差不多高,很容易受到爪子的攻擊。包頭龍和其他甲龍一樣,有強而有力的棍棒狀尾巴,可以用來保護自己。這種棍棒狀尾巴能使出 500 到 1000 牛頓的撞擊力。
發現
第一具包頭龍化石是 1897 年由加拿大的古生物學家羅倫斯·莫里斯·蘭伯發現,出土於現在稱為省立恐龍公園的地區。這個樣本原先被當成一種疑似新物種的正模式標本,取名為 Stereocephalus tutus,意思是“堅實的頭部”。然而,1910 年時這種恐龍被重新命名為包頭龍 (Euoplocephalus),因為蘭伯發現原本的名字已經被用在一種甲蟲上了。在包頭龍化石出土的地點,也發現了許多其他的甲龍,因此經確認為包頭龍的樣本數量也隨著許多樣本被劃入其他品種而減少。
古生態學
包頭龍居住的環境有相當多樣的植物。魚類與兩棲類化石的存在,則表示此地區古時有充足的水體。
同住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