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龍
體型
高度 (m) | 2.4 |
---|---|
體長 (m) | 7.8 |
重量 (kg) | 2,800 |
資料
壽命 | 32 - 64 |
---|---|
恢復力 | 130 |
攻擊力 | 41 |
防禦力 | 55 |
飛鏢槍治療抗性 | 76 |
麻醉劑抗性 | 60 |
抗毒性 | 100 |
保全
安全等級 | 3 |
---|---|
威脅 | 巡邏隊四輪傳動車 |
恐龍傳送/召喚 | 是 |
環境需求
舒適度 | 50% , 70% , 90% | |
---|---|---|
開放空間 (m2) | 950 | 32% |
水域 (m2) | 100 | 3% |
地面水果 (m2) | 950 | 32% |
地面樹葉 (m2) | 950 | 32% |
解鎖條件
基因合成
恐龍蛋 | 1 - 3 |
---|---|
需求 (基因) | 6 |
科學家 (最大) | 3 |
耗時 | 01:15 |
費用 | $87,500 |
孵化
需求 (福利) | 6 |
---|---|
科學家 (最大) | 3 |
耗時 | 03:45 |
費用 | $175,000 |
遺傳基因組特性機率
基因改造 (最大) | 6 | |
---|---|---|
謙遜 | 50% | 需要關懷 |
社交性 | 25% | 不愛交際 |
習性 | 8.5% | 溫和 |
夜行性 | 6% | 夜行性 |
防禦力 | 25% | 皮厚 |
疾病
免疫 | 無 |
---|---|
易受感染 | 隱胞子蟲病 |
描述
包頭龍是最大型的甲龍之一,體長約 8 公尺,體重約 3 噸,能利用錐形喙部取食地面的植物。包頭龍的著名特徵包括棒狀尾部、背部的甲板以及頭顱基部的角,皆可抵禦掠食者的攻擊。事實上,包頭龍的學名原意即為「全副武裝的頭部」。
發現
第一隻包頭龍化石在 1897 年於加拿大的亞伯達省發現,當時古生物學家勞倫斯·莫里斯·賴博開挖出一部分頭骨與厚甲小碎塊。更多包頭龍骨頭於二十世紀年間陸續出土,包括由賴博本人於 1902 年所開挖出的一顆牙齒。
古生態學
包頭龍的歷史可追溯至約七千萬年至七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出沒於加拿大與美國西部各州的泛濫平原,並居住於容易取得水源與植物的河川附近。牠與包括副櫛龍在內的其他恐龍共存,其中甚至有亞伯達龍這種令人畏懼的頂級掠食者。
同住偏好
物種行為是從遊戲文件中提取,但不一定確保發生。物種的統治性、領地和遺傳基因組特性等多種因素一併決定了物種之間是否真的會打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