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齒龍
體型
高度 (m) | 1 |
---|---|
體長 (m) | 2.5 |
重量 (kg) | 35 |
資料
壽命 | 35 - 70 |
---|---|
恢復力 | 130 |
攻擊力 | 30 |
防禦力 | 9 |
飛鏢槍治療抗性 | 60 |
麻醉劑抗性 | 60 |
抗毒性 | 155 |
保全
安全等級 | 1 |
---|---|
威脅 | 人类 |
恐龍傳送/召喚 | 否 |
環境需求
舒適度 | 50% , 70% , 90% | |
---|---|---|
開放空間 (m2) | 3750 | 62% |
森林 (m2) | 1900 | 31% |
水域 (m2) | 400 | 7% |
獵物 (m2) | 4 |
解鎖條件
基因合成
恐龍蛋 | 4 - 10 |
---|---|
需求 (基因) | 4 |
科學家 (最大) | 3 |
耗時 | 00:40 |
費用 | $130,000 |
孵化
需求 (福利) | 4 |
---|---|
科學家 (最大) | 3 |
耗時 | 02:00 |
費用 | $260,000 |
遺傳基因組特性機率
基因改造 (最大) | 5 | |
---|---|---|
壽命 | 25% | 短命 |
習性 | 4% | 溫和 |
夜行性 | 100% | 夜行性 |
健康 | 25% | 健康 |
疾病
免疫 | 羊齒植物中毒 |
---|---|
易受感染 | 鉤蟲 |
描述
傷齒龍是傷齒龍屬的小型肉食恐龍,具有細長的腿部,可高速追逐獵物。牠的學名希臘文原意為「具傷害性的牙齒」,意指其銳利的門牙,此種獸腳亞目恐龍還擁有大眼,可於黑暗中狩獵。傷齒龍站立高度略高於 3 英尺,腦部尺寸巨大,是智力最高的恐龍之一。
發現
傷齒龍由美國古生物學家約瑟夫·萊迪於 1855 年發現,起初被歸類為蜥蜴,直到 1901 年才由史前學家法蘭茲·諾普喬正式重新分類為恐龍。萊迪在蒙大拿州的朱迪斯河地層發現了第一塊傷齒龍化石,是一顆具有鋸齒狀邊緣的牙齒,當地有大量的古生物學發現。
古生態學
傷齒龍最早存在於六千五百萬年至七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根據北阿拉斯加發現的化石顯示,這種恐龍可能偏好寒冷氣候,不過也曾在南方的德克薩斯州跟新墨西哥州發現可能屬於傷齒龍的牙齒。
同住偏好
物種行為是從遊戲文件中提取,但不一定確保發生。物種的統治性、領地和遺傳基因組特性等多種因素一併決定了物種之間是否真的會打鬥。